成都,是怎样的一座城市?有人说,它休闲而不懒散,大气而不夸张;也有人说,它时尚而又古朴,细腻而又自然;更有人说,它热情而又充满人情味。只有真正了解成都的人才能品味到这座城市的底蕴。
漫步在成都街头,你会真真切切体会 “休闲”一词的含义。随处可见的人们悠闲地喝着茶,听着曲儿;或者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搓麻将,很是逍遥。
每到春天,成都漫山遍野,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是那么的热烈,又是那么的欢喜,让人的心情顿时也晴朗起来。成都也是一个访古的好去处。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千年的文化遗迹,不变的历史情怀,让人心生思古之情。
九朝古都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自此成都进入人们的视线。两千多年来,相继有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等九朝政权在此建都。三国时,刘备曾在此建立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唐朝时,产自此地的“蜀锦”远近闻名。到了宋朝,随着商业的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历史的变迁,成都随之沉浮,也造就了今日的面貌。
成都最诱人的地方是它的美食。游人来到成都,必会大餐一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肚子。即使吃的很饱、很撑,见到好吃的,还是忍不住继续品尝,谁叫成都有这么多好吃的小吃呢!
走在成都,如同进入了一个现实中的“桃花源”。深远的历史,宜人的气候,富饶的物产,使成都成为一个宁静、悠闲、充满情趣的城市。在这里,人们会不自觉地放慢旅途的脚步和节奏,融入休闲的生活之中。那种休闲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是一种让每个人都心驰向往的生活方式。
城市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成都紧抓机遇,在经济大潮下有所作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成都被世界银行、经济学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引领城市”。成都正全力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十一五”期间,西部通信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全市拥有向省外辐射的光缆通达方向8个,干线出省光缆22条,城域网传输总带宽3200Gbps,出口带宽600 Gbps,建成并开通1Gbps 带宽的国际直达专用数据电路,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实现本地网络的网际交换和资源的同城互访。成都云计算平台形成每秒140万亿次的计算和服务能力,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批海量数据存储和灾备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主城区、郊县城区和部分重要景区,WLAN逐步覆盖高校、机场、车站、餐饮等场所,无线城市应用基础条件基本形成。
信息化应用方面。“十一五”期间,成都市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普及和深化。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全面展开,“两化融合”取得初步成效,制造业信息化单项应用基本普及、集成应用开始融入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推动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站)覆盖所有行政村,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领域得到应用。社会信息化全面展开,智能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城管覆盖大部分区(市)县,城市视频图像监控系统覆盖城区街道和主要交通路口,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医院信息系统在大中型医院基本普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启动建设,医保信息系统与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实现联网结算,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体系基本形成,综合救助信息系统覆盖城乡街道、社区和自然村,促进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作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以政务公开、办事服务、互动交流为核心的政府门户网站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政务大厅,建成医疗社保、劳动就业、综合救助、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综合治税、社会信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等一批跨部门、跨领域的应用系统和金盾、金信、金土等金字工程,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十一五”期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和四个聚集区”的发展格局。在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较强的竞争优势;光电显示、计算机及终端制造、物联网、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成都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息化发展环境方面。“十一五”期间,成都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信息化意识不断提升。成都市政府先后发布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成都通信枢纽建设规划纲要》等规划、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订了电子政务数据资源规范、接口规范等地方性标准;初步形成基础教育、实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力资源服务等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成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国内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
“十二五”信息化七大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出台了“十二五”期间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为制定信息化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大发展方向如下:
一、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
到2015年,成都市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将达到20Gbps;干线传输总带宽超过10Tbps,城域网出省带宽超过2Tbps;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80%;城市用户达到20Mbps以上、农村用户达到8Mbps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达到1000Mbps;建成国内最重要的数据存储和灾难备份中心,数据存储和灾备能力达到1000PB;建成国内一流的云计算服务基地,形成1000万亿次/秒的数据计算能力;无线电事业六大体系基本建立,无线电事业发展水平达到全国一流、西部第一。
二、发展高端集聚的信息产业
在此方向指导下,成都预计实现三个重点工程。首先,以数字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学习、数字游戏动漫等为重点,积极发展自主原创和运营服务等数字新媒体产业高端。以安全、通信、智能卡、数字音视频等为重点,做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以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以金融后台服务、呼叫中心、客户交易支持、数据加工处理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其次,以成都高新区为高端研发区、双流县为制造产业区,重点打造物联网成果孵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建设物联网研发、应用和信息安全三大中心,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最后,以培育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和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为重点,扶持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云计算领先企业,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
三、构建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成都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总结推广青白江区、成都经开区两化融合示范经验,建立两化融合专家团队等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整合开发工业标准规范、产业链配套、内外贸易等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面向工业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服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平台及产业集群;发展城市综合配送网络,实现电子商务交易与电子物流配送信息资源共享,建成西部地区产业集中度最高、市场辐射力最强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面推进各行业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以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生产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降低企业单位能耗,促进清洁生产。
四、发展协同高效的电子政务
政府如何有效开展工作,为百姓提供便利的服务,成为成都市政府当下思索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成都市积极整合服务热线、政府邮箱等渠道,打造政府与公众互动沟通的统一平台;同时坚持制度创新与网站功能的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精品栏目、精品网站,推动政府网站群的整体发展;形成数据权威、应用广泛、运行安全、全域覆盖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居住、婚育、就业、纳税、社会保险、信用等公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和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此外,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文化教育、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等关系重大民生问题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统筹建设党政机关公文交换、网上办公和业务管理应用平台;按照市、区(市)县、乡镇(街办)、村(社区)分级和部门、行业分类的信息资源架构,建设成都市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汇集和完善人口、法人、基础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和文化、国土、科技、教育、卫生、司法行政等应用专题数据库。
五、形成智能驱动的城市运行
成都市力争形成高效便捷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域成都,整合环卫、景观、执法、城市照明、道桥管护、城市扬尘污染源监控等信息系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环境数据中心与共享平台,建成环保监测、监控、监管、应急等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提高环保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统筹推进应急系统建设,整合公安、消防、人防、卫生、防汛、防震减灾、地质灾害、机要通信、应急通信等应急信息资源,构建集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处理、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
六、提供城乡一体的信息服务
为提供便捷的城乡一体的信息服务,建立具有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农业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力争实现粮食类、畜禽类、瓜果蔬菜等重点农产品产业链全程信息管理和服务;依托市县电子政务平台,以惠民政策的落实为重点,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专职人员代办或网上办理等方式,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办理进村入户,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增强农民参政议政能力。
七、打造和谐包容的智慧生活
为打造和谐包容的智慧生活,成都市以社区服务为核心,构建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动社会保障、救助、医疗健康、就业指导、物业管理、社区安防等为一体的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支持医疗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等建设,推进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快发展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开发和应用,大力支持健康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开发,用信息化手段培育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推进文化之都建设。
信息来源:中国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