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洪涛副教授做了题为“Regional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的主题讲座。讲座由锁利铭教授主持,刘智勇副院长等学院老师及众多学院学生聆听了讲座。
易教授从中国现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基于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ICA)理论框架,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并归纳分析了我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成都平原地区的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合作机制的类型,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这些合作机制差异性的因素以及ICA框架在中国区域治理中的适用。
易教授的讲座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前沿,观点新颖,逻辑严谨,案例丰富的学术盛宴,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引起热烈讨论。
相关链接:易洪涛博士是国家“XX计划”青年项目专家,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他在2012年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FSU)获得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FSU最佳博士论文奖和Phi Kappa Phi学者奖。易洪涛教授主要从事政策过程理论与地方治理的研究,曾就能源经济政策问题接受国际顶尖媒体《纽约时报》专访,是能源环境政策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他在学科顶尖SSCI和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50余篇。目前还担任《复旦公共行政评论》国际编辑,公共管理与政策学会(APPAM)会务委员,为33种国际顶级SSCI和SCI学术期刊担任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