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邀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与申报国家级项目”为主题与师生开展了学术交流。会上,童星教授就如何进行课题方向的选择现身说法地为大家做了讲解,并就申报国家级课题中相关事项与师生进行了互动。
童星教授简介:
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专家。现任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江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城市应急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主持项目情况:主持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4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招标课题(2006年)“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前一项的最终成果专著《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2011年)。2011年再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招标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
发表重要中文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或主编著作10余部、出版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20余部。著作类包括《社会改革控制论》(1990年)、《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1995年)、《中国现代化热点审视》(1998年)、《教育科技与知识经济》(1998年)、《网络与社会交往》(2002年)、《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2005年)、《现代性的图景——多维视野与多重透视》(2007年)、《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2007年)、《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2007年)、《交往、适应与融合》(2010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2011年)、《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2012年)、《创新社会管理》(2012年)。教材类包括《社会管理学概论》(1990年)、《劳动社会学》(1992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97年、2002年、2007年、2011年)、《社会保障与管理》(2002年)、《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2003年)、《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2008年)等。主编《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每年两辑)。
获奖情况: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等7部委颁发的优秀论文奖2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江苏省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
童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社会改革与对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