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各重点研究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把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学术研究机构,请各有关高校和重点研究基地在第二次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谋划发展。要以提高研究质量,注重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重点研究基地下一步的建设思路,认真做好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重点研究基地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瞄准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指向,明确战略目标,突出建设重点,确定重点研究基地新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以及具体措施。
如需调整研究方向、修改或变更基地名称,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我司提出申请。
二、“十二五”规划的制订要在广泛征求校内外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充分讨论确定,并由所在高校审定。规划要充分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和整体性,突出特色,围绕产出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统筹考虑重点研究基地的整体发展、未来五年的重大科研计划和学术活动安排。
三、基本体例和内容要求
1、“十一五”基地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和总结,包括“十一五”规划所制定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基地重大项目完成的情况和基地其他主要科研项目完成的情况;标志性成果、主要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概述等。
2、基地建设的现状,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3、“十二五”建设目标。目标的确定应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五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本基地的学术特色和专业品牌。通过创新学科、创新学派、创新方法、创新团队,努力在学科前沿、思想智库、文科实验室、数据案例库等方面使本重点研究基地成为一流的研究机构。
4、科研规划的具体要求:
(1)根据本基地的建设目标,明确主攻方向、研究任务和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基地五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以及课题的简单论证,预期的标志性成果、理论创新等。
(2)保证上述科研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3)“十二五”期间主要重大研究项目的规划和学术活动安排。
(4)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其他方面的措施,如进一步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促进基地的开放性;如何建设好学术队伍和实施本基地的人才发展计划;如何参与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实践;如何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以及拟开展的活动;如何加强基础数据库、基地网站和学术刊物建设等等。
(5)分年度具体科研和学术活动计划及经费预算。
四、为改进基地重大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基地主任全面统筹和组织科研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基地重大项目在培育精品、汇聚人才、提升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司将对基地重大项目的资助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思路是:各重点研究基地在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和做好“十二五”科研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本重点研究基地中长期研究计划和内容,围绕以产出代表本基地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设计五年项目研究方案和子课题,按照需要组织队伍,安排相关学术活动,通过连续若干年的努力,力争在科研主攻方向上进一步强化特色,创新学术,铸造品牌。各重点研究基地不需要再报送年度的重大项目进行招标,而由各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十二五”规划每年报送本年度科研计划、具体学术活动安排以及分项预算。
五、从2010年起,我部将加大对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力度,基本要求是:
1、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每年投入100万,其投入比例为:
(1)部属高校:教育部投入60万,依托高校投入不少于40万。
(2)地方或其他部委高校:教育部投入30万,省厅或部委主管部门投入30万,依托高校投入不少于40万。
2、省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每年投入70万,其投入比例为:教育部和省厅各投入15万,依托高校投入不少于40万。
未通过第二次评估的重点研究基地,在培育期内暂不增加经费,评估为优秀的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另增加10万元。
各重点研究基地请按照预算表(附件)的要求填写,并加盖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公章。
六、各有关高校社科管理部门对已立项的基地重大项目要进行认真清理,应结项的尽快按规定办理;到期未结项,也未提出延期申请的,要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提出书面说明和申请;对长期无故拖延,未按要求开展研究的将暂停今年拨款。
七、“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将作为指导基地建设、研究课题和学术活动安排、检查评估和预算拨款的主要依据。各有关高校要高度重视,组织重点研究基地认真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并于2010年8月31日前以学校文件形式报送我司(省属高校和其他部门高校须有主管部门意见),同时将电子文本发至:dhb@moe.edu.cn。联系人:何健,电话:010-66097562,传真:010-66053098,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社科司规划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0一0年五月十日来源:社会科学在线